成语“腮红映颊”出自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,原句为“硕人其颀,衣锦褧衣。裳衣其襦,曳裳如翼。颜如舜华,其容佼佼。眉如翠羽,肌如白雪。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。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其中,“腮红映颊”形容女子容颜美丽,腮颊泛红,如花似玉。本文将从成语“腮”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两方面展开论述。
一、成语“腮”的文化内涵
1. 腮的形态与象征意义
成语“腮”指的是脸颊两侧的部位。在我国古代,腮的形态与人的性格、命运等密切相关。古人认为,腮宽代表福气,腮尖则意味着贫贱。如《礼记·曲礼》中提到:“男子不露腮,女子不露额。”这体现了古代对腮部审美的重视。
2. 腮的审美价值
在我国古代,腮部审美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。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长恨歌》中写道: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这里的“回眸一笑百媚生”便是对女子腮部美丽的一种赞美。在我国古代,腮红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,用于修饰腮部,使之更加丰满、红润。这种审美观念一直延续至今。
二、腮的审美价值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
1. 腮红的流行与发展
随着时代的发展,腮红的流行趋势也在不断变化。从古代的天然腮红到现代的彩色腮红,腮红已成为女性妆容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今,腮红已成为一种时尚元素,代表着个性与自信。
2. 腮红的化妆技巧
在现代,腮红的化妆技巧越来越丰富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腮红化妆技巧:
(1)根据脸型选择合适的腮红位置:圆脸适合在颧骨最高处画腮红;长脸适合在颧骨下方画腮红;方形脸适合在颧骨两侧画腮红。
(2)根据肤色选择合适的腮红颜色:肤色偏黄的人适合选择橘色、粉色等暖色调腮红;肤色偏白的人适合选择玫瑰色、珊瑚色等冷色调腮红。
(3)掌握腮红的晕染技巧:将腮红轻扫在颧骨上,然后用手指或刷子晕染开,使腮红更加自然。
成语“腮红映颊”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对腮部审美的重视,还展现了腮部美丽所具有的象征意义。在现代,腮红已成为一种时尚元素,代表着个性与自信。通过对腮红的化妆技巧的研究,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一传统审美观念。
参考文献:
[1] 《礼记·曲礼》
[2]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[3] 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(GB 5296.6-201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