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搞建设,搞建设,搞出一片新天地。”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,人民群众对建设事业的热情赞誉。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石,是社会进步的源泉。本文将围绕“搞建设”这一主题,探讨其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推进建设事业。
一、搞建设的重要性
1. 搞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
经济是国家的命脉,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关键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这得益于我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、推动产业升级、扩大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举措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:“发展是硬道理。”只有不断搞建设,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2. 搞建设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
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这充分证明了搞建设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3. 搞建设是实现国家安全的保障
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。加强国防建设、维护国家安全,离不开搞建设。只有国家强大,才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。
二、如何推进建设事业
1.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
搞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。在规划、实施、管理建设过程中,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。
2.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
科技创新是建设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。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鼓励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创新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为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。
3. 深化改革开放
改革开放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。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改革,打破体制机制障碍,激发市场活力,为建设事业提供良好环境。
4.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
人才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。要加强人才培养、引进和使用,打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建设人才队伍。
搞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,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事业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参考文献:
[1] 邓小平文选(第3卷),人民出版社,1994年版。
[2] 李克强.政府工作报告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8年版。
[3] 中共中央宣传部.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[M].北京:学习出版社,人民出版社,2019年版。